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服务热线:0523-86328799
计量技术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计量技术
千分尺示值误差的修理
发表时间:2017-08-29     阅读次数:     字体:【
千分尺示值误差是各种故障和缺陷的综合反映,因此,只有消除了上述各项误差因素后,才能把示值修好。我们知道,在千分尺的检定中,除测微螺杆外,其它各项误差和要求在规程中均有单独规定,修理时也是把它们分别作为单独的项目。当排除了这些故障后,仍然不能使示值误差符合要求时,才对测微螺杆进行修理,最后消除示值误差。因此示值误差的最后一个修理项目,是修理测微螺杆。
  测微螺杆的修理采用螺杆与螺母对研的方法,从而消除螺杆的不均匀磨损而造成的螺距误差。
  在研磨螺杆前,应检查千分尺示值误差的分布情况,以便找出磨损部位和确定研磨量。
  示值误差的分布有三种基本类型:
  1.各检定点示值误差均为负值,其数值相差不多
  根据上面对螺杆螺距误差的分析知道,这种情况是由于螺杆各处均有磨损,而螺杆根部没有磨损或磨损较少。使用后的0~25mm千分尺大多出现这种情况。
  修理方法是研磨螺杆根部,使其具有与其它部位同等的磨损。这样就能全面、等量地使各处负误差变正,直到完全合格(见表1)。
表1 各点示值误差均为负值的修磨实例
检定点(mm)
5.12 10.25 15.36 21.5 25
研磨前的误差(μm) -5 -6 -7 -6 -4
研磨后的误差(μm) 0 -1 -2 -1 +1
螺杆根部研磨量(μm) 5
  修理时,应注意找准螺杆根部要研磨的部位,方法是:取下微分筒,只将螺杆旋入尺架螺孔中,直到两测量面接触。这时看螺杆根部露出螺母的螺纹有几牙。然后旋出螺杆,再旋入研磨工具中,使螺杆根部同样露出几牙,这就是螺杆需要研磨的部位。
  研磨时,在螺杆上涂研磨剂,用手来回旋转。为了避免研着工作段和提高工效,旋出不得超出2转,旋入一般不超过3~4转。
  对于0~25mm千分尺,可用一只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尺架作为研磨工具。带尾锥的螺杆,可把它倒过来旋入0~25mm千分尺本身螺孔中(见图5),将一只弯把卡箍装在螺杆上当作手柄,转动螺杆进行研磨。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研磨部位根据量块或校对棒对零时由微分筒上的指示认定,利用本身尺架螺孔为研具对研。
 由于螺杆的工作牙廓位于牙形右侧,所以研磨时如果向右(棘轮方向)对螺杆施以拉力,则会加速研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2.各点示值误差均为正值,其数值相差不多
  这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相反,即螺杆根部磨损较多。使用后的测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当经常使用零位附近进行测量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修理方法是:除根部外,螺杆普遍研磨,并在正误差大的地方多研(见表2)。
表2 各点示值误差均为正值的修磨实例相差较大
检定点(mm) 5.12 10.24 15.36 21.50 25
研磨前的误差(μm) +6 +4 +5 +7 +9
研磨后的误差(μm) 0 -1 -1 +1 +1
各点研磨量(μm) 6 5 6 6 8
  3.各点示值误差有正有负,其数值
  这种情况要分两个步骤修理。首先研磨零位,使负误差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点修磨到小于允差。这时由于各点示值误差普遍增大,所以原来是正误差的变得正误差更大,原来绝对值较小的负误差可能变成正误差。然后根据检定结果专门研磨具有正误差的各点,直到所有正误差均不超出示值允差为止(见表3)。
表3 各点示值误差有正有负的修磨实例
检定点(mm) 5.12 10.24 15.36 21.50 25
研磨前的误差(μm) +5 -10 -11 -6 +4
研磨后的误差(μm) +16 +1 0 +5 +15
第一次研磨量(μm)(研螺杆根部) 11
第二次研磨量(μm) 0 +1 0 0 0
第二次研磨量(μm) 16 0 0 5 15
  总起来讲,螺杆研磨的最终目的,是使磨损的螺杆获得均匀磨损。研磨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宜:
  (1)根据检定纪录研磨某一检定点处的示值时,必须在该点左右来回研磨,以便同时消除非检点处的误差。贪图省事,只研受检点一处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研磨后两种误差类型的螺杆时,最好与本身螺母对研,以便由微分筒刻线找准所需研磨部位,同时也可矫正螺母缺陷,使螺母与螺杆很好地吻合,减小牙廓不平产生的局部误差。
  (3)为了提高研磨质量和效率,研磨时随时将螺母适当锁紧。
  (4)研磨时可根据千分尺使用情况有意识地将误差修到合适数值。如经常使用刻度中部或某一尺寸的千分尺,修理时可把中部或某处修成正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5)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研磨中应适当旋以拉力。使用推力只能加速螺纹非工作牙廓的研磨,对示值的修复不起作用。锁紧螺母主要是消除轴向窜动,对消除示值误差无作用。
  (6)研磨剂一般使用粒度小的人造金刚石研磨膏即可。研磨后可用氧化铬抛光,并认真用汽油清理余砂,并涂油。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千分尺螺杆的修理,除解决传动准确度这一目的外,还需考虑耐磨性。传动准确度仅与螺距误差有关,耐磨性除与螺距、中径、半角有关外,还与螺旋副的材料、螺纹表面质量有关。螺距有误差,使得螺纹在旋接长度内实际接触的牙数减少,因而降低耐磨性。半角有误差,会使螺纹侧腰上的接触面积减小,同样会降低耐磨性。为了避免产生较大的半角误差,保持牙形的正确性,研磨中使用拉力不宜太大。
  另外,中径、外径和内径之间的偏心,将影响螺旋副的旋转平滑性(如螺杆转动时半周紧半周松),研磨螺杆时也应予以注意。
最后在研磨完成示值误差修复后,还有很重要的一道手续要做,那就是处理先前研磨中嵌入丝杆及螺母中的研磨膏残砂。以减缓丝杆在使用中的磨损速度。所谓研磨法,就是借助研磨砂、研磨器及研磨液或仅仅借助研磨砂与研磨液,来完成对量具异常性能或功能的修复。常见的比如说有,卡尺测量面的研磨、卡尺基面与端面的研磨千分尺测量面的研磨、千分尺示值误差的研磨。这个相信大部通用量个修理的量友都有做过。但是,有些量友研磨的量具测量面,其亮度(不用粗糙度了,亮度说起来直观些)怎么也不如出厂的来的亮。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研磨膏中有硬度很高粒度很少的物质成分——金钢砂。研磨过程实际就是金钢砂与被研面材料相互磨损的过程。
由于研磨过程中,不可缺少外力的介入,以增加研磨的效率,缩短研磨的时间,好又快的完成研磨目的。金钢砂在研磨中变细后,在外力的压力作用下,会嵌入被研工作表面的材料中。 当我们研磨完成后,绝对大多数的量友在最后清洁时,仅仅是用汽油或其它类型的洗料将被研面清洗干净。这样做显然不够。因为嵌入量具工作面表面的金钢砂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的清除。这也就是大部分量友研磨后量具工作面不发亮或发亮不够的根本原因所在。
那针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置才行呢?
做法:将被研工作面及研磨器清洗干净,再在研磨器上涂上润滑油,抹均匀后,按正常的研磨手法再来几次无砂研磨。直到最后看到润滑油不发黑后停止研磨。这时,你再清洗,就会发现被研工作面比在未进行这项操作之前要光亮许多。
同样的道理,在进行千分尺示值误差研磨时,也会在螺杆是存在研磨残砂的问题。残砂的存在,会导致千分尺在使用中,不自觉的发生自然的研磨动作,加大螺杆的磨损速度,增加测量的不可靠性,增加量修人员的工作量。
所以,在进行千分尺示值误差修理,用螺杆与螺母对研后,最后也要将螺杆涂油,进行无砂对研,以有效清除螺杆与螺母牙面上嵌入的残砂,以延长千分尺的有效工作时间,保证测量准确。
 
上一篇:认可小知识
下一篇:企业计量工作中计量确认与校准的区别